每日在时空中游走的我们选取了生活中的碎片,以便自己铭记在心并积累经验以前行。我们将这种信息存在记忆中。但问题是:我们的记忆赋予了我们作为人类的生存意义吗?它是否使每个人的生活与众不同?
我们应该怎样通过时间和空间抓住并留住这些感觉?什么影响我们的选择,使我们记住某个特定的时间、地点而不是其它?为什么我们的记忆将某些部分封锁在高墙以外、上面加以锋利的碎玻璃将我们隔开,以至于我们穿过墙上小孔看到的仅仅是记忆的幻象?
这就是作品《记忆的幻象——中国制造》所涉及的:
我们每日所见
我们遇见的人
我们中意的地方
铭记过程中时间和速度的角色
如果记忆是图书馆里架上的书,那么我们阅读那些书、把它们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参考吗?或者我们将它们束之高阁、享受它们的存在却从不触碰?我们怎样选择每本书来丰富我们的馆藏?如果我们不仅仅选择真实的故事,也选择许多关于梦想和幻想的书,它们是不是我们束之高阁、以便逃离思虑现实之苦的记忆的幻象呢?
图书馆里的历史书是我们最大的记忆幻象,这是真的吗?当人类正盲目地卷入建造控制他们自己的社会记忆时,记忆已由我们国家的历史所建造。那么由世界历史而建造、而不是由我们自己国家的历史生成的记忆呢?在我们的时代正变得更加强大、甚至使用经济和政治商业媒体来操
纵我们的沉重武器、像高墙那样在我们周围建筑的虚假记忆呢?
世界怎样变得如此小?每个人的记忆怎么如此相似?
我们的记忆怎样才能将彼此发生的时间、地点和人物彼此分离,于是我们得以存活下来做回我们自己?我们怎样才能有我们自己的记忆并作为
独特个体而生活?
在中国生活着全人类最多的人口。人类是独特的吗?